牢记嘱托贵安大变样忠诚感恩展现新风采|贵安新区真“爽”!
2025年,“爽爽贵阳·数谷贵安·花漾高峰”主题正式亮相,其中“花漾高峰”作为全新品牌定位首次提出。该主题依托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的贵安樱花园和贵州梅园两处花海胜景,旨在以花为媒,构建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文旅IP,打造具有区域品牌价值的生态旅游新名片。
每年3月,贵安樱花园的万亩樱花如云似霞,吸引百万游客奔赴这场春日之约。这里不仅是“世界最大樱花基地”,更成为贵安生态与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
贵安樱花园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带动周边乡村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湖潮乡芦猫塘村依托樱花园,通过美化家园、打造农牧场组,将“樱花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
樱花园周边,村民支起摊位售卖手工刺绣、农家腊肉,民宿、农家乐一房难求。湖潮乡王家院村村民杨会笑称:“赏花季的生意比平时翻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2025年,樱花园推出“樱花+非遗”主题市集,游客可体验蜡染、苗绣等传统技艺;举办2025贵阳贵安樱花半程马拉松赛,6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相约贵安;新增“樱花夜游”项目,灯光与花影交织,如梦似幻;周边车田村开发“樱花+研学”线路,孩子们在花海中写生、写诗,感受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依托樱花园人气,周边乡镇发展起“赏花+避暑”主题线路,开通“樱花专线”无缝衔接青岩古镇、天河潭等景区。芦猫塘村打造农牧场,游客可采摘草莓、体验农耕;羊艾茶园里的垂樱绽放,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各农场推出高端民宿,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摊位经营、民宿服务等方式共享发展红利。
贵州梅园原为普马村普通山林,经过科学规划与生态修复,种植朱砂梅、绿萼梅等200余个品种,形成“春赏梅、夏观叶、秋品果、冬望枝”的四季景观体系。2025年盛花期单日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短短十天带动周边农户销售折耳根超10万元,农家乐日均营业额达3000元,创造了“一朵梅花带火一方经济”的奇迹。截至目前,贵州梅园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1万人次,实现收入700余万元。
今年,贵州梅园打造的500余亩绣球花,目前正竞相盛放,邀您共赴一场与“无尽夏”的甜蜜约会。
普马村通过梅园项目完成了土地流转,村民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村集体还持有观光车股份参与分红。曾经的撂荒地变成“聚宝盆”,农民转型为园丁、导游、民宿主理人,生态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贵安新区多个村寨凭借凉爽的气候与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全国避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依托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贵安的避暑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马场镇平寨村、高峰镇栗木村等地,闲置农房变身特色民宿。2024年,栗木村打造10家精品民宿,推出“林下采菌”“星空露营”等体验项目,避暑季为村民带来收入超18万元。
湖潮乡云栖湖生态小镇以“三花”种植模式(油菜花、荷花、向日葵)吸引游客,游客可参与插秧、收割、打糍粑等农事活动。车田村依托河湖水系和溶洞资源,开发游船、竹筏、溶洞探险等项目,成为亲子游的热门目的地。
布依“六月六”民族风情节、乡村音乐会、葡萄采摘等活动轮番登场。马场镇滥坝村打造“农旅+研学”基地,游客可租种土地、委托代管农作物,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乐趣。2024年,滥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上年翻番,昔日“烂坝”蝶变为产业兴旺的魅力乡村。
在贵安新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星月湖公园、月亮湖公园、云漫湖生态度假公园如颗颗明珠,镶嵌在城市之中,成为市民游客的“诗意栖居地”。
公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981亩,坚持“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途径“留住”雨水。湖畔步道蜿蜒,芦苇摇曳,白鹭翩跹,是市民晨跑、骑行、写生的首选之地。
。月亮湖公园被誉为贵安新区的城市“绿肺”,春夏时节,湖水如镜,绿树成荫,草坪上野餐的游客、放风筝的孩子、拍婚纱照的情侣,构成一幅温馨的画卷。
云漫湖生态度假公园以“山水田园共生”为核心理念,以“生态修复+文旅开发”为双轮驱动,将湿地、森林、湖泊等自然元素与休闲度假、亲子研学、户外运动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出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乐园。
EMC官网登录入口9d08354j00sxq3e0004ed200u000k0g00hb00bj.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623 height=415 />
俯瞰贵安新区,被深深浅浅的“绿”渗透,贵安的“花经济”与“凉资源”之所以能持续释放红利,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坚实支撑。
深入打好“五场”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等7项重点指标达100%。2024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到85.4%。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71.4%。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水土保持率稳定在89%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0.5%以上。车田河、松柏山水库入选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生态颜值持续刷新。
贵安新区建立跨流域联合执法机制,推进“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构建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执法监管体系。2024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98%,新更换的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
通过“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活动,贵安新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2023年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比例达96.52%,7所中小学获评“绿色学校”,3.2万户家庭创建为“绿色家庭”。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贵安新区为“绿”加持。
从春日赏花到夏日避暑,从城市公园到乡村民宿,贵安新区以生态为笔、文旅为墨,通过赏花经济、避暑经济、旅居经济等多元模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