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艺考改革详细内容再明确
2021年9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下称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为深化山西省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2022年1月我省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晋招委〔2022〕1号)。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下称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2024年的高考已经拉开序幕,艺考改革具体都有哪些变化呢?对艺考生又有哪些影响呢?
2024年起,按照考试科目和内容相关度,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个省级统考科类,省级统考由我省统一组织实施,按照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相关办法进行录取。
2024年起,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在取消广播电视编导统考同时,增设了表(导)演类省级统考。表(导)演类省级统考分为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表演(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服装表演)三个专业统考方向及6大专业,包括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表演、戏剧教育、曲艺、音乐剧、服装表演等。
按照教育部要求,原则上高校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后,可在省级统考合格生源中组织校考。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参加高校非戏曲类的艺术专业校考的考生,须按学校要求选择相应的类别参加省级统考,未参加相应类别省级统考或相应类别全省统考不合格的考生,其校考成绩无效。
对于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曲艺、音乐剧、科技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等交叉融合专业(标记“△”),相关招生高校可对应省级统考科类,也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跨科类科学确定该专业与其他省级统考科类的对应关系。
从2024年开始,音乐类统考分为音乐表演类和音乐教育类。其中音乐表演类考试包括器乐、声乐两个方向,适用于音乐表演、流行音乐等专业,音乐教育类考试适用于音乐治疗、音乐教育等专业,报考音乐类的考生可以在音乐类中兼报音乐表演方向和音乐教育方向的对应考试科目,考试包括乐理、听写、视唱、器乐、声乐五个科目。总分为 300分。
考试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表演、舞蹈即兴三个科目。三科总分为 300分,其中舞蹈基本功 120分、舞蹈表演 150分、舞蹈即兴 30分。
考试包括素描、色彩、速写 (综合能力) 三个科目。三科总分为 300分,其中素描 100分、色彩 100分、速写(综合能力)100分。
考试包括书法临摹、书法创作两个科目。两科总分为 300分,其中书法临摹 150分、书法创作 150分。
考试包括作品朗读、新闻播易倍官网首页报、话题评述三个科目。三科总分为 300分,其中作品朗读 100分、新闻播报 100分、线分。
考试包括文学作品朗诵、自选曲目演唱、形体技能展现、命题即兴表演四个科目。四科总分为 300分,其中文学作品朗诵 100分、自选曲目演唱 50分、形体技能展现 50分、命题即兴表演 100分。
考试包括形体形象观测、台步展示、才艺展示三个科目。三科总分为 300分,其中形体形象观测 150分、台步展示120分、才艺展示 30分。
考试包括文学作品朗诵、命题即兴表演、叙事性作品写作三个科目。三科总分为 300分,其中文学作品朗诵 50分、命题即兴表演 50分、叙事性作品写作 200分。